台灣家庭專科護理師前瞻教育發展論壇

「tace」的個人頭像
生福利部護理與健康照護司於2021年推出「家庭專科護理師碩士公費生計畫」,培養以社區照護需求和人口特性為基礎的進階護理師,首屆學生即將畢業。為此,本基金會與台灣專科護理師教師學會以及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護理進階教育中心聯合主辦了【台灣家庭專科護理師的前瞻教育與發展論壇】,並在衛福部的指導下,於2023年8月8日在衛生福利部A301會議室盛大舉辦。我們特別邀請到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護理學院的教授、美國護理學院院士兼家庭專科護理師Dr. Ying Mai Kung,分享在美國的課程設計、教學內容、評量標準以及證照考試方面的經驗。論壇吸引了來自不同學校的教職人員以及研究所學生等踴躍參與。
論壇開場,由衛福部照護司何秀美科長代表蔡淑鳳司長致詞,蔡司長因臨時有重要會議不克出席。接下來,由Dr. Kung進行演講主題是【美國家庭專科護理師(Family Nurse Practitioners)的發展、教育和考試】。接著由台灣專科護理師教師學會理事長彭台珠教授介紹目前學校家庭專科護理師(以下簡稱FNP)培育計畫的重點及所面臨的挑戰。在下午的論壇,首先由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王琤副教授、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系胡慧蘭教授以及慈濟大學護理系蔡娟秀副教授,分別介紹這三所大學FNP公費生培育計畫課程,包括核心能力、課程地圖、修課時程、各年級修課規範以及分享教學成果。最後,由本基金會張黎露董事長主持討論,現場師生對於FNP課程的評量、執業場域、執業方式、執業品質以及醫療機構合作模式等相關議題進行熱烈討論。現場在學的學生對於學校老師的用心帶領和實習的規劃表示感激,其中有學生提到畢業服務計畫進行的困難和挑戰,也有提到未來如果想要回到偏鄉部落服務時未有相對應的執業場域或政策面的支持等事項,討論未來如何和醫療機構或團體建立合作模式,才能真正發揮FNP在社區的角色功能。
慈濟大學護理系蔡娟秀老師鼓勵學生們應積極加入相關專業團體(例如:原住民醫學會),以了解未來服務對象的需求,為他們發聲,並且在政策上產生影響力。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王琤老師提出現行教學醫院評鑑制度對於FNP學生實習場域有極大的限制,FNP學生需要到社區實習,然而由於診所、偏鄉醫療院所或衛生所等並不被接受為實習場域,學生在這些單位實習時,無法計入540小時的實習時數。因此,如何擴展FNP學生的實習場所,以培養他們多元的視野,是政策上需要研議的重要課題。台中科技大學護理系陳夏蓮老師建議,未來FNP執業方式可以考慮與診所的醫師或醫院的醫師建立協同合作的模式,她也建議FNP畢業生,可以考慮設立居家護理所或日間照護等,以擴展長期照護的服務。
FNP是台灣近期發展新的進階護理角色,可以深入社區和家庭,對於老年人口、健康促進、或慢性病、長期照護是重要的健康照護提供者。在這場論壇中,Dr. Kung對於台灣發展FNP所傳遞的重要訊息摘要如下:
最後,彭台珠理事長鼓勵在場所有的FNP的學生「你們正在為台灣家庭專科護理師的發展譜寫歷史」。雖然面對許多不確定性,同時也創造許多機會。此外,彭理事長也勉勵同學,需要熟悉法規,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找到專科護理師的獨特價值。Dr. Kung也指出,在美國從1965年開始第一個NP計畫,15年後才有家庭專科護理師課程,23年後專師學歷提高為碩士以上,17年後才開始有認證,這個過程需要經過多年、甚至數十年的努力和合作,「在台灣的你們,現在正處於一個獨特的機會,可以參與家庭專科護理師的教育制度、執業模式設計以及政策制定等。雖然目前醫療體系和病人可能尚未完全準備好接受家庭專科護理師,但是你們將是開路先鋒,發展執業標準,明確規定執業範疇-什麼能做或什麼不能做,這過程需要許多操作策略和市場需求分析,而你們在坐的每一位都有機會影響」,她鼓勵大家互相支持、積極參與政策制定的過程。
論壇於下午4:30順利結束,參與者們充分討論了有關FNP培訓和執業等各種重要議題,並且分享了對未來發展的憧憬和挑戰。